计算机工程学院扎实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
为进一步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,规范教学档案管理,计算机工程学院针对教务处、质评办前期检查中反馈的考试材料归档问题,迅速行动、系统部署,全面启动近五学期教学材料的整改归档工作。学院以“优化流程、数字赋能、强化监督”为三大抓手,多措并举推动整改落实,为迎接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夯实基础。
一、优化流程,压实责任,构建闭环管理体系
学院成立专项整改工作组,由教学副院长杨雅志牵头,组织教学科研办全体人员深入研讨问题根源。通过制定《教学材料归档标准化流程》,明确课程材料(考试/考查)由刘静老师统筹模板设计,实践材料(实验/实习/课程设计)由蒋露老师规范框架,张启军老师负责搭建学院专属服务器并提供技术保障。同时建立教研室责任制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、数字媒体技术等6个教研室及实验室各指定1名专项负责人,形成“教学办统筹-教研室落实-督导组验收”三级联动机制。

二、数字赋能,双重保障,打造智慧管理平台
学院创新采用“本地服务器+云端平台”双存储模式,所有课程及实践材料均按学期分类归档至学院服务器(\10.30.12.252\pgjc),并同步上传至教学管理平台(http://10.120.5.186/)。通过设置访问日志追溯系统,实现材料查阅全过程留痕,确保档案安全性与可溯性。张启军老师团队还开发标准化操作指南(详见学院文档平台),指导教师高效完成电子归档,显著提升管理效能。
三、强化监督,严明纪律,确保整改落地见效
学院建立“双线督查”机制:教学督导组将于4月17日至30日开展全覆盖检查,结果直接纳入年终绩效考核;纪检部门同步建立约谈制度,对整改不力教师由学院纪检书记直接问责。目前,全体教师正按照4月16日前完成归档的时限要求加速推进整改,确保实现“材料规范率100%、电子归档率100%”的整改目标。
杨雅志副院长表示,此次整改既是迎接评估的重要举措,更是推进教学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契机。学院将以问题为导向,持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,切实将审核评估转化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生动力。后续学院还将开展归档工作专项培训,建立长效管理机制,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来源:计算机工程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办公室
2025年4月2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