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前景,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,4月30日,由成都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联合教务处、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处主办的“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”专题讲座顺利举行。西南财经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赵宇应邀担任主讲,全校师生及行业代表200余人参与交流。

作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,赵宇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四川省重点科研项目6项,出版《自然语言处理:大模型理论与实践》等“大模型三部曲”教材,发表论文40余篇。其创立的“AI智能体+”赛事已吸引省内30余所高校参与,成为区域AI创新生态的重要平台。
赵宇以“大模型技术驱动产业变革”为主线,从理论解析到场景应用展开分享。他对比了DeepSeek、GPT等主流大模型的技术架构,强调其在多模态数据处理与逻辑推理上的突破;随后通过现场演示,展示大模型在智能文档生成、数据可视化分析等办公场景中的提效作用。针对AI智能体领域,赵宇结合团队研发的“女娲智能体智慧教育平台”,阐释了智能体在自适应学习、教育资源共享中的创新实践,并分享了四川省“AI智能体+”创新设计大赛的孵化成果,为高校AI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。

互动环节中,师生围绕大模型伦理治理、算力成本等热点展开讨论。成都工业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副院长肖粲俊表示,学校近年来建设AI实训基地,此次讲座为学科建设注入前沿视角。未来,学院将深化与重点实验室、企业的合作,探索“大模型+工业”特色方向,助力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。
本次讲座聚焦技术落地与人才培养,为高校融入人工智能发展浪潮提供实践参考。计算机工程学院将持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,推动大模型技术在区域产业升级中的创新应用。
撰稿|程姝
一审一校|杨黎
二审二校|肖粲俊
三审三校|李琦